丁 铃
丁铃,作曲硕士,bevictor伟德官网作曲系教授,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带头人,中国音协会员,广西音协理事,广西青年音协副会长。五岁开始学习钢琴,十五岁考入南宁二中文科重点班,并开始随父亲丁丕业教授(中学跟从李焕之先生学习作曲,后考入中央bevictor伟德官网作曲系大学本科,先后师从赵行道先生、吴祖强先生学习作曲主课)学习作曲和作曲技术理论,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韦德官方网站音乐系作曲专业本科,继续师从丁丕业教授,连续四年获学院最高奖学金,获自治区“优秀大学毕业生”称号并留校任教。两年后继续攻读本院全日制作曲专业硕士研究生,师从梁浦基教授,获自治区“优秀研究生”称号,取得硕士学位,继续留校任教。
教学上曾任民族民间音乐概论、钢琴基础、旋律写作、影视音乐赏析、现代作曲技法研究等课程的教学,现任作曲主课、和声学、序列音乐写作基础、20世纪音乐概论等课程的教学。教学质量高,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三等奖、艺术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。在多项讲学技能评比中获得优秀。指导作曲主课员工获首届中国校园原创音乐大赛校园新秀歌手奖,创作电子音乐作品《盘古开天》获第三届中国老员工(文科)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,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、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授奖。指导作曲主课员工在第二届数字音频大赛原创应用音乐组(视频类)获优秀作品奖;在腾讯互动娱乐“next idea校园创意大赛”中,获得唯一的30万元创意大奖,并获得音乐创作奖第三名。指导多名作曲主课员工的毕业创作获得优秀毕业作品奖。在“乐坛新秀”专业作曲比赛中也有众多员工获奖。作为第一主编编写的《广西校园民族歌曲》,应用于全区四百多所民族学校的音乐教学实践,获得广泛好评。
作品大量获奖、发表和公演,社会影响广泛。声乐套曲《花间浅唱(一)》、歌曲《母校》、《爷爷的那首歌》、合唱《彝山酒歌》、长号、钢琴与打击乐重奏《铜鼓魂》、大提琴独奏《红水河随想》、古筝独奏《海韵》、室内乐《忆》等多首作品在全国“桃李杯”全国舞蹈大赛(配乐)、感动中国——2008全国第二届新创歌曲歌词大赛、广西音乐金钟奖、广西音乐舞蹈大赛、中国——东盟音乐周艺术歌曲比赛等专业比赛中获得一、二、三等奖奖项和提名奖、入围奖等奖项。在全国唯一五线谱核心期刊、北大中文核心期刊《音乐创作》上发表有合唱《北部湾的风》、艺术歌曲《睡莲》等作品,钢琴组曲《铜鼓之梦》 、合唱《坚强的中国》等诸多作品的曲谱发表于各类专业音乐作品集中,公演了歌曲《歌声飞扬》、合唱《老友》、室内乐《忆》、交响乐《太平天国》第三乐章等声乐和器乐作品。在美国亚特兰大艺术中心交响音乐厅公演约稿作品《故乡的春天》,《多维时报》等当地报章给予高度评价。在第十四届青歌赛中,广西代表队合唱团复赛演唱《北部湾的风》,由中央三套向全国现场直播,广西代表队最终获团体优秀奖的历史最好成绩。创作第六届南宁国际龙舟赛开幕式主题歌《在一起》,南国早报等刊登了个人专访,广西卫视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,搜狐网、新华网等数十个网站均进行了报道或转载。长期从事钢琴伴奏编配及管弦乐队配器工作:如自治区建国五十周年大型文艺晚会、自治区建党70周年大型歌咏晚会、南宁市中小员工手拉手"走进高雅音乐"系列专场音乐会等大型活动。
理论研究成果丰硕,论文《民族风格的现代诠释——论姚恒璐钢琴组曲<北京童谣五首>的音高组织特点》,发表于北大核心期刊《人民音乐》,《论城市形象广告宣传片音乐的特点》,发表于北大核心期刊《艺术百家》,论文《倍感压抑的亡魂盛宴——试论潘德雷斯基<荧光>中的现代音乐特征》,发表于《音乐探索》(南大中文核心期刊,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(2012-2013)来源期刊)。在《艺术探索》等刊物上发表了《谈记谱法的螺旋演进》、《巴托克〈小宇宙〉中非周期时值的混合--变拍子》等多篇论文,在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上宣读论文《和声写作与和声分析的教学平衡》,并发表于《和声对位教学论坛——2010年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选》。教学论文《理性与感性的融合》获省级论文评比一等奖。
科研上,主持《北部湾音诗音乐创作项目》《作曲主课教学模式改革》等区级项目,《现代作曲技法与民族民间音乐结合的创作研究与实践》等院级教改项目,参与自治区级《音乐创作教学改革》项目,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奖和韦德官方网站教学成果奖。指导员工参与自治区级创新项目,获韦德官方网站“优秀青年教师”称号。